- 背景资料
- 创建于 2017年6月19日 17:24:25
- 点击数:4420
2016年,按照全省统一安排部署,河北港口集团党委选派6个工作组、18名工作人员分别进驻到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黄土坎村、海字村、要路沟村、托果奈村、杨树沟村与南杨树沟村6个贫困村实施驻村扶贫工作,驻村工作组队员们发扬特别能战斗的港口精神,察民情、解民意,筹资金、跑项目,抓党建、立制度,为贫困农户开拓实实在在的“脱贫路”,为当地实现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走家串户送真情,开展工作解难题
“海字村有436户贫困户、1310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,占全村总人口的60%”;“要路沟村各营子间道路有15公里土路,经常被洪水冲毁,交通问题是制约村民脱贫致富的瓶颈”;“黄土坎村集体经济薄弱,发展缓慢;产业结构单一,缺少致富项目”……
2016年年初,初到围场的工作组成员一进村就开始投入工作,他们就是要尽快把党和政府帮扶政策宣传到户、到人,架起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。他们对贫困户基本信息登记造册、查漏补缺,逐户建立一户一册一台账,完善扶贫基础材料。
在走访中,他们特别加强同低保户、五保户、特困户等重点村民沟通,同村内致富能人沟通,同村两委班子沟通,出主意、想办法、解难题。半个月的走访调研,让工作组初步了解、掌握了各村的客观条件。各工作组开展村路硬化工程项目、建设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、实施电力系统增容增压改造工程、为村民打井修筑灌溉渠……几项措施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生产、生活状况,解决了村民用电、用水难题。
摆脱贫困根源,恢复组织运转
工作组在调研中发现,党员结构不合理、党组织建设松散、村两委班子能力不强甚至不团结,是困扰各村脱贫的根源。各组不约而同得出了一个结论,“干工作总要找个支撑点突破口,咱们就从恢复党组织功能入手”。一段时间,工作组成员的手机声不绝于耳。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内蒙古、江苏……外出党员一个个被找到,又一个个在电话中敞开胸怀。很快,村党支部就重新恢复了运转。
几次促膝谈心,村里党员有了念想、有了盼头。党小组工作会则更像一个诉求和民意公布大会,来参加会议的党员们针对当前村里热点、难点问题各抒己见。群众想说什么,党员就收集起来,统一汇报。党员工作例会等制度逐个恢复、完善和得到落实。
跟上经济发展步伐,彻底摘掉“穷帽子”
工作组结合所在村实际,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想方设法争立项、跑资金、谈合同。他们在海字村设立了“经济作物产业试验园”,引进5种食药多用途植物进行种植实验;南杨树村引进油用牡丹种植,给南杨树沟村留下一片“摇钱牡丹园”;托果奈村不少村民都是肉牛养殖户,工作组结合县政府封山禁牧与大力扶持舍饲养殖、推广现代标准化养殖政策,确定发展舍饲养殖业为村特色产业。
发展集体经济,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。工作组深入学习精准脱贫有关政策,制定发展三年规划,规范精准脱贫的途径和方法,为各村脱贫致富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。在主要种植玉米、马铃薯、谷子的要路沟村,工作组来了后,已经成立了6个合作社,每个农户都可从中受益。驻海字村工作组聘请秦皇岛资深旅游规划师制作了《黑山岛旅游风景区规划建议书》,不久的将来,溪谷两岸、美丽花田之中,连片的农家小院,清净悠然,白墙黛瓦的美丽乡村农家乐就会让村民得到真正的实惠。(《河北经济日报》2017年6月12日3版 张祝钦 肖瑶)
- 友情链接
- 今日访问量:10413 总访问量:71843841